
德單123
主要性狀:
幼苗葉鞘紫色,株型緊湊型?;ㄋ幾仙?,花絲紫色。果穗長錐型,穗軸白色,籽粒黃色、半馬齒型。籽粒容重770克/升,粗蛋白含量9.09%,粗脂肪含量3.25%,粗淀粉含量76.34%。
區(qū)域 |
生育期(天) |
株高(CM) |
穗位(CM) |
千粒重(G) |
出籽率(%) |
黃淮海 |
103 |
259 |
99 |
357 |
|
陜西 |
98.2 |
280 |
105 |
379 |
89 |
安徽 |
101 |
246.5 |
91.5 |
370.8 |
84.7 |
主要栽培措施:
黃淮海中等肥力條件種植密度4500-5000株/畝;一般條件下種植密度4000-4500株/畝。陜西中等肥力土壤適宜密度4000株/畝,安徽高水肥及中等肥力土壤條件下適宜種植密度4500株-5000株/畝;一般土壤條件下適宜的種植密度是4000-4500株/畝。播種前施足底肥,占總量40%,喇叭口期追肥60%;苗期適當(dāng)蹲苗,喇叭口期及吐絲散粉期如遇干旱及時灌溉。
適應(yīng)性:
2014-2015年參加黃淮海夏玉米品種區(qū)試試驗,兩年平均畝產(chǎn)697.4千克,比對照鄭單958增產(chǎn)8.3%;2016年參加黃淮海夏玉米品種生產(chǎn)試驗,平均畝產(chǎn)663.0千克,比對照鄭單958增產(chǎn)8.1%。
陜西:兩年區(qū)試平均畝產(chǎn)617.7公斤。
安徽:2013年區(qū)域試驗畝產(chǎn)546.3公斤,較對照品種增產(chǎn)8.84%;2014年區(qū)域試驗畝產(chǎn)618.5公斤,較對照品種增產(chǎn)7.57%;2015年生產(chǎn)試驗畝產(chǎn)583.5公斤,較對照品種增產(chǎn)11.54%。
經(jīng)中國農(nóng)業(yè)科學(xué)院作物科學(xué)研究所接種鑒定,抗腐霉莖腐病、小斑病,中抗鐮孢穗腐病,感彎孢葉斑病、瘤黑粉病,高感粗縮病。
經(jīng)安徽省主要農(nóng)作物品種抗病性研究與鑒定中心接種抗性鑒定,2014年抗小斑?。ú〖?級),抗南方銹?。ú〖?級),高感紋枯?。ú≈?3),抗莖腐?。òl(fā)病率10%)。
OFFICIAL ACCOUNTS
公眾號
歡迎關(guān)注我們的官方公眾號

ONLINE MESSAGE
聯(lián)系方式